国产日韩欧美动漫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婷婷人妻在线_亚洲高清中文无码_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歡迎進入老河口市第一醫(yī)院網(wǎng)站! 門診綜合服務中心 0710-8227253 (工作時段)

導航菜單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今日一醫(yī) > 健康科普

孩子得了新冠,如何應對?

2022-12-103410

1)兒童新冠陽性,絕大部分都沒有癥狀,這時候你完全可以把小朋友當成一個正常人。不需要服用任何的藥物;

2)不要忘記保護好家人,做好隔離和個人防護;

3)密切觀察小朋友的精神狀態(tài)和癥狀,如果有諸如倦怠,呼吸急促這些報警癥狀,需要看醫(yī)生;

4)家里一定要備用應急藥,主要是退熱止痛藥,當然,如果小朋友本身就有哮喘或者其他慢性疾病,一定要把這些藥備足了,建議2-3個月的量。

接下來,我們將會從隔離說起,到兒童發(fā)熱,咳嗽的應對,再到如果發(fā)生了肺炎等情況,該怎么辦,希望大家儲備一點知識,便于應對突發(fā)情況的到來。


01

兒童感染新冠后,如何居家隔離?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陽性病例可以在家隔離了,這真的挺好的。但是要記住,對于隔離在家的小朋友,我們需要做好兩件事,一個是把小朋友們照顧好,另外一個就是盡量要避免自己被感染,要把這兩件事做好,非常不容易。美國CDC給出了如下的建議:

1. 如果有條件,盡量讓小朋友有一個單獨的臥室和衛(wèi)生間。如果有可能,讓他們可以有一個單獨的空間活動。盡量保持2米的安全距離。

2. 如果第一條很難做到,也就是說只能共用空間的話,那么盡量做好通風,通過打開窗戶或者使用通風的設備來幫助空氣對流。

3. 吃飯分開吃,一般來說,患病小朋友可以在自己房間里吃飯或者被喂養(yǎng)。清洗餐具的時候記得用熱水以及戴好手套。

4. 不要共用餐具和洗漱用具

5. 規(guī)范戴口罩

  • 患病小朋友如果2歲以上,建議戴口罩;如果實在戴不了,也沒辦法;

  • 照料者建議戴口罩,要進入患兒房間之前先戴上。

6. 接觸患兒血液、嘔吐物、糞便和尿液的時候需要戴好手套。

7. 勤洗手,洗手記得不要短于20秒??梢允褂梅试硭?,如果沒有肥皂,也可以使用含有 60% 以上酒精濃度的免洗洗手液。另外也要避免臟手接觸口鼻和眼睛等。

8. 鼓勵照料者在家進行新冠抗原檢測,如果陽性,記得按照相關的流程上報。

9. 另外,照料者也需要好好關注自己的健康情況,如果出現(xiàn)新冠的癥狀,要及時和醫(yī)生聯(lián)系。

10. 如果小朋友在服用藥物,一定監(jiān)督和管理好,按照醫(yī)生的醫(yī)囑服用;如果小朋友有發(fā)熱、咽痛這樣的癥狀,可以試著使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這樣可以緩解癥狀;保證小朋友飲用足夠多的水分,不喜歡喝水的,記得飲料也可以。

11. 另外也需要注意識別危急情況,也就是哪些情況需要去醫(yī)院,這個下文我會詳細講到。

02

新冠發(fā)熱,如何應對?

新冠發(fā)熱,和其他病毒引起的發(fā)熱,應對措施是一樣的,所以不需要特殊對待新冠這種病毒。

由于家長在面對兒童發(fā)熱的時候,往往比較焦慮和無助,所以在講具體的退熱治療之前,有些關于發(fā)熱的基本知識點,還是先告訴家長朋友一下,知道這些知識,可以大幅度減少對發(fā)熱的恐懼和焦慮,遇到小朋友發(fā)熱,可以先讀幾遍,這些是需要敲黑板告知大家的。

◆ 發(fā)熱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生理反應;

◆ 在健康的兒童中,如果發(fā)熱的病因明確且缺水已糾正,大多數(shù)發(fā)熱是良性、自限性的;

◆ 發(fā)熱不會把腦子燒壞了;

◆ 如果兒童感到不適 (例如出現(xiàn)精神萎靡、液體攝入減少等表現(xiàn)),可能需要使用退熱藥物治療發(fā)熱;

◆ 采用退熱藥物治療后,患兒體溫降低,并不能幫助確定其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 如果孩子睡著后發(fā)現(xiàn)發(fā)熱,并不需要特意喚醒兒童接受退熱藥物治療;

◆ 正在接受退熱藥物的兒童不應該再應用感冒復方制劑,這些制劑常包含退熱藥物;同時給予復方制劑和退熱藥物可能會導致藥物過量;

◆ 退熱藥物應根據(jù)體重來給藥,而不是根據(jù)年齡。


關于退熱藥物

兒童發(fā)熱,需不需要使用退熱藥、什么時候使用退燒藥,是一個熱點問題,也存在很多誤區(qū),比如有人說,只要體溫升高,就需要吃退熱藥,還有人說,體溫達到38.5℃才需要使用退熱藥,其實這些都不準確。
1.  什么時候使用退熱藥?

一般的原則是,當兒童感覺到不舒適的時候,就可以使用退熱藥,不必在乎體溫是多少。但是也需要注意,如果兒童平素是健康的,使用退熱藥一般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孩子有基礎疾病,比如肝病,那么使用退熱藥就需要謹慎,這時候需要咨詢醫(yī)生。

2.  退熱藥怎么選擇?

對于沒有基礎疾病的兒童,或基礎疾病不會影響退熱藥物選擇的兒童,需要退熱治療時,我們建議以口服對乙酰氨基酚開始治療。可用口服布洛芬替代對乙酰氨基酚,尤其是除退熱外還需抗炎效果時。
3.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合理使用
  • 不建議聯(lián)合或交替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因為可能會導致給藥混亂、毒性增加以及促成發(fā)熱恐懼癥。盡管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聯(lián)合或交替使用可能比單用任意一種對退熱更有效,但尚不明確這種降溫是否具有臨床意義。此外,關于聯(lián)合或交替使用退熱藥物治療的安全性以及其對緩解兒童不適的效果信息極少,同時,這種治療方法在理論上可能造成肝或腎損傷。

  • 一般不推薦對小于3月齡的嬰兒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因為對于這類嬰兒,發(fā)熱可能是嚴重感染的唯一體征,需要立即就醫(yī),如果排除了嚴重感染,對乙酰氨基酚的使用應該視情況而定。

  • 對乙酰氨基酚的劑量為一次10-15mg/kg(最大單次劑量為800-1000mg),口服,每4-6小時1次(24小時內(nèi)不超過5次);日最大劑量為75mg/kg,最多4g/d。對乙酰氨基酚在30-60分鐘內(nèi)開始起效,3-4小時內(nèi)達到峰值效應。作用持續(xù)時間為4-6小時。

  • 同時需要退熱和抗炎作用時,我們建議布洛芬作為初始退熱藥物,因為布洛芬具有抗炎效果。

  • 一般不推薦小于6個月的嬰兒使用布洛芬。與較大嬰兒及兒童相比,小于6個月的嬰兒腎功能相對有限,腎毒性風險可能會增加。

  • 布洛芬的劑量為一次10mg/kg(最大單次劑量600mg),口服,每6小時1次,日最大劑量為40mg/kg,不超過2.4g/d。布洛芬在60分鐘內(nèi)起效,3-4小時達到峰值作用,作用持續(xù)時間為6-8小時。

4.  需要用多長時間?

退熱藥物治療的持續(xù)時間取決于兒童的反應,兒童感到舒適后可停藥。通常沒有必要長時間使用退熱藥物,因為兒童的大多數(shù)發(fā)熱疾病是自限性病毒感染。如果兒童的發(fā)熱和不適持續(xù)超過2-3日,則需要再次評估是否存在繼發(fā)性細菌感染。


5.  退熱藥物有沒有效,怎么觀察?

退熱藥物治療的目的在于改善發(fā)熱兒童的舒適感,而不是追求溫度降到「正?!埂议L來說,監(jiān)測兒童的一般狀況比監(jiān)測溫度曲線更加重要,例如,有無嚴重疾病的征象(嗜睡、頸僵硬、精神狀態(tài)改變、點狀出血性皮疹或紫癜性皮疹等)、活動水平和液體攝入量。無論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還是布洛芬,60分鐘內(nèi)都應能觀察到反應,3-4小時達到反應峰值。
如果兒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4小時后,溫度仍較高,且其不適感未得到改善,一些專家會建議將對乙酰氨基酚換成布洛芬,反之亦然。目前尚沒有評估這種實踐的安全性或有效性的研究發(fā)表;然而,理論上來說,一些發(fā)熱可能對某一種退熱藥物的反應更好。
如果患者持續(xù)發(fā)熱超過4或5日、在病程中最高溫度明顯升高或者出現(xiàn)新的癥狀,應考慮其他診斷或細菌二重感染,應由醫(yī)護人員進行評估。

03

新冠咳嗽,如何應對?

正如上面說的,新冠也常常會引起咳嗽,對于這種咳嗽,也不需要特殊對待,臨床上對于這種咳嗽,處理方式和應對感冒差不多。對于這種咳嗽,我們需要知道這些知識點。
1.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的防御反應。當喉部或者氣道遇到刺激時,一般就會出現(xiàn)咳嗽。新冠感染后,主要作用在我們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常常會出現(xiàn)炎癥,炎癥就會產(chǎn)生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刺激呼吸道,包括鼻咽喉部位,常常會出現(xiàn)咳嗽。
2.  對于兒童,尤其是低齡的兒童,我們一般不推薦使用止咳藥。如果實在咳嗽的受不了,睡不著才考慮使用,但也建議遵醫(yī)囑進行。
3.  市面上的止咳藥,只能緩解咳嗽的癥狀,不能治療這些癥狀背后的疾病。更有研究表明,其實這些止咳藥和安慰劑比較起來,止咳效果差不多。但是這些止咳藥,對于2歲以下的兒童,一旦服用過量,有致命的風險。
4.  對于6歲以下的兒童,不要使用這些非處方的咳嗽藥(就是那些你可以在藥店可以買到的)來止咳。同時,12歲以下的兒童,也要盡量避免使用止咳藥。
5.  既然不推薦使用止咳藥,那么咳嗽了怎么辦?請記住這3點:

1)---6歲以上的兒童可以口含糖果,太小的孩子,不建議使用,因為可能誘發(fā)窒息,一定要記住;

2)可以使用蜂蜜,小于1歲的嬰兒不要使用,因為可能含有有害的細菌;如果沒有蜂蜜,吃一點冰淇淋也可以有作用;

3)多飲水,飲料什么的都可以。

04

哪些情況需要看醫(yī)生?

這個對于家長來說,非常重要,雖然現(xiàn)在新冠的重癥已經(jīng)非常少了,在孩子身上則更少,但不是完全沒有,所以要提前做好準備。

1.  查清楚哪家醫(yī)院的兒科急診是開放的。如果能有醫(yī)生可以聯(lián)系到,那最好了,記下醫(yī)生的聯(lián)系電話。

2.  如果小朋友有如下的癥狀,需要考慮立即看醫(yī)生,不能在家里熬著:

  • 呼吸困難;

  • 持續(xù)的胸悶或者胸痛

  • 意識模糊;

  • 一直睡不著或者睡了不容易醒

  • 皮膚蒼白,口唇發(fā)紫。

這里也提醒,這些只是一些代表性的癥狀,如果你自己拿不準,也可以找醫(yī)生或者線上咨詢醫(yī)生。

05

要不要做肺部CT?

很多家長問我,小朋友新冠陽性了,要不要去做CT排除肺炎?接下來好好說說這個問題。
1.  首先我們要知道,做任何一個檢查的目的不外乎有2個,一個是對診斷有幫助,另外一個就是對治療有幫助,如果對診斷和治療都沒有幫助的,這個檢查就不應該做
比如經(jīng)??吹酱蠹胰プ鲆粋€血粘度檢查,這個檢查有啥用,做出來高,診斷血粘度高,有意義嗎,沒有,醫(yī)學上沒有這個疾病。對治療有幫助嗎,也沒有,沒有一種藥物或者一種療法可以治療這個指標升高的情況。
回到CT對核酸陽性的孩子也一個樣,如果這個孩子啥癥狀都沒有,當前核酸也給了一個病原學的診斷,這是金標準。做這個CT就沒有意義。那說到治療,對于有癥狀的新冠陽性,治療上的措施,就是支持和對癥治療。也就是說,休息,有熱退熱,缺氧就吸氧,不管CT上有沒有表現(xiàn),幾乎都一個樣。也就是說CT的結(jié)果,不影響醫(yī)生的治療決策。其實也不影響病人的隔離應對措施,不能說,CT上有‘肺炎了’,隔離的方法就不一樣。
所以說,對于已經(jīng)有核酸確切陽性的,不能一刀切的都去掃個CT。
2.  如果真的考慮肺炎,怎么診斷?根據(jù)我們之前寫的兒童肺炎科普,兒童的肺炎診斷要點是:
醫(yī)生可以根據(jù)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和查體來診斷肺炎,并不需要抽血和影像學檢查。比如一名3歲兒童,發(fā)熱39度,持續(xù)3天了,精神倦怠,呼吸急促,聽診左肺有典型的濕啰音,這就可以診斷肺炎。并且這時候也可以開始治療,不需要進行血常規(guī)和胸片檢查,更不需要做一個CT來看看。
3.  那什么時候需要拍片呢,注意這里也是首選胸片,而不是CT。以下這些情況,醫(yī)生可能需要考慮影像學檢查:
  • 如果肺炎的嚴重程度評估結(jié)果為「嚴重」,胸片可以證實診斷以及評估有無并發(fā)癥;

  • 臨床表現(xiàn)不能確診時,胸片可用于幫助確診;

  • 反復肺炎的病史;

  • 排除引起呼吸窘迫的其他原因,如異物吸入、心力衰竭等,尤其是對有基礎心肺疾病或其他醫(yī)學問題的患者;

  • 用于評估并發(fā)癥,尤其是肺炎持續(xù)而且抗生素治療效果不好時;

  • 發(fā)熱大于39°C且白細胞計數(shù)>20,000/μL的3-36月齡幼兒;

  • 發(fā)熱大于38°C且咳嗽以及白細胞計數(shù)≥15,000/μL的3-10歲較大兒童。

以上這些情況,都是診斷不明確,或者病情比較嚴重,有可能產(chǎn)生并發(fā)癥的時候,這時候做胸片檢查,是幫助我們診斷,或者會改變我們醫(yī)學決策的。

所以對于一個沒有癥狀,或者臨床上也不考慮是肺炎的新冠陽性的孩子,不需要做肺CT。

4.  之所以不能濫用CT,還有一個原因是CT有輻射,一張肺部CT的輻射量大概是7msv,一張胸片是0.1msv,也就是說一張肺部CT相當于70張胸片的輻射劑量。所以目前醫(yī)學界普遍的觀點是,除非有特別的必要(有獲益),不應該進行有電離輻射的檢查和治療,不應該濫用CT檢查。

06

需要擔心新冠后遺癥嗎?

對于小朋友的感染,不要擔心,小朋友感染新冠的預后是特別好的,哪怕沒有打疫苗,并發(fā)癥和重癥都非常低,美國兒童新冠住院率(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波動在1.5-7/10萬人,和流感接近甚至更低。所以不用過度焦慮,做好對癥處理和早期識別就行。
關于后遺癥的事情,也別多想。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新冠感染后導致器官結(jié)構(gòu)或者功能受損方面的后遺癥的證據(jù),更多的是,來自主觀的感受,而這種感受特別的不均一,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就好比,感冒后,我有點累,這種也經(jīng)常被報告成后遺癥,但是仔細一想,這種后遺癥,并不是我們老百姓心中想的那些害怕的后遺癥。

接下來,估計感染新冠的人群會越來越多,家里起碼得準備一點退熱藥,有小朋友的,尤其要準備著。另外,我們把藥物都給大家總結(jié)出來了,下面這圖大家可以收藏轉(zhuǎn)發(fā)

微信圖片_20221210213505.jpg

來源:科普中國

首頁

醫(yī)院概況

新聞動態(tài)

科室導航

預約掛號
預約
掛號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
我們
就診指南
就診
指南
返回頂部
返回
頂部